講述大暑節氣故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7月19日,一場由中共廊坊市安次區委宣傳部、安次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安次區文廣旅局、安次區文明辦、共青團安次區委、安次區婦聯主辦,安次區圖書館、安次區志愿服務總隊、京聯集團上書房書店承辦的暑期“二十四節氣——大暑”科普知識講座在上書房書店紅色閱讀區成功舉辦。共有10多名小讀者參加了活動。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后一個節氣,一般在公歷的7月23 日或24日。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40°C的高溫天氣。
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 三候大雨時行。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活動現場,安次區圖書館的高老師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還原大暑節氣里的自然萬物,給孩子們仔細講解大暑的歷史由來、物候特點、傳統民俗等相關知識,特別是晉朝時期“車胤螢火讀書”的美麗傳說故事,給小讀者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高老師講的生動有趣,孩子們聽的津津有味,不時地進行互動交流,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用心感受大暑節氣的美好。
在詩詞賞讀環節,孩子們共同學習朗讀了《大暑》《大暑留召伯埭》《六月十八日夜大暑》等古詩詞,在浪漫文字里尋找大暑的足跡,品味詩詞里的二十四節氣,加深對大暑的認識與理解,每個人都學有所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本次公益講座,孩子們在高老師的帶領下,聽故事、識大暑、知習俗,感知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成果,喚起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在書香的陪伴下,開啟夏日閱讀的美好。
下一步,安次區圖書館將堅持以陣地建設為依托,持續開展多種形式的少兒閱讀推廣活動,進一步豐富孩子們的暑期文化生活,助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冀公網安備 1310020200067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