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次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不斷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以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重要著力點,深化改革創新,推出一攬子有針對性的增量政策舉措,為百姓提供更多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游產品,努力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
突出量質并舉,豐富公共服務供給。積極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把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變為“最美一公里”。完成弦如坊、飛鷂齋、東方星際基地3個新型文化空間建設。創新文化惠民服務方式,構建“均等共享、優質高效、參與便利”的公共文化產品供給體系,組織開展2024年京津冀京劇演唱會、第八屆廣場舞展演、2024年通武廊群眾文藝調演、第六屆京津冀古樂交流會文藝展演等各類文化活動245場,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了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
開辦安次夜校,采取免費開放、延時開放的方式,在晚間時段服務中青年人群,提升廣大群眾的文化獲得感,推進全民藝術普及。
擴大品牌影響,促進文旅融合發展。2024廊坊經洽會、中國旅游日期間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依托御龍河公園等地開展文藝演出活動,在全社會營造關注旅游、文明旅游、推動旅游的良好氛圍。
強化市場監管,規范文旅市場秩序。完成32家經營主體年度核驗工作,辦結營業性演出審批24場次。加強日常安全巡查,重要節日期間對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進行督導,壓實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2024年,共出動車輛159車次、檢查人員338人次,檢查文旅企業、文保單位533家次。結合全國安全生產月和119消防宣傳日開展安全生產知識宣教活動,發放安全生產、消防安全資料700余份,增強了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組織文旅企業負責人召開行業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會議,強化其安全生產意識和責任。
落實管理責任,加強文物保護利用。2024年,安次區加強不可移動文物巡查和文物安全宣傳工作,線上線下進行文物保護普法宣傳。組織安次區迎春酒文化博物館、廊坊傳統香文化博物館完成備案。開展文物普查工作,成立普查機構,梳理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件,參加文物普查線上線下培訓,起草并印發安次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方案及宣傳方案,目前正在實地調查階段,實地定位勘察文物保護單位20處,勘察新發現文物1處。(記者 張歡)
冀公網安備 1310020200067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