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一级a毛片夜夜看-免费亚洲网站-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亚洲视频-免费成人福利视频-免费成人av电影

  • 首頁
  • 動態
  • 創建
  • 風尚
  • 典型
  • 文化
  • 專題
  • 節日
專題活動

非遺工坊賦能鄉村振興

時間:2024-11-15 09:36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
  

       安次區第什里村是中國宮廷風箏的發源地、傳承地、生產地,被譽為“中國風箏小鎮”。第什里風箏起源于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至今仍保留著200多種宮廷風箏制作畫譜及幾十種繪畫口訣、70多種扎糊訣。2009年,第什里風箏制作技藝入選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第什里風箏(飛鷂齋)非遺工坊榮獲廊坊市“十佳非遺工坊”稱號。

       “第什里風箏”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艷強自幼學習風箏制作技藝,并在傳承中創新,制作出的風箏造型逼真、色彩明快、做工精細、飛行平穩,深受各界風箏愛好者喜愛。

       趙艷強介紹,第什里風箏因“千叟宴”與宮廷結緣,加之上一代傳承人趙宗信接觸并結合北京哈氏風箏和天津魏記風箏之長,不斷革新技藝形成了個人風格和流派。

       第什里風箏骨架精巧,畫面講究,以沙燕風箏最為經典。“我們制作風箏經常采用比喻、擬人等手法來制作,每只風箏圖案都有一個美好寓意。”趙艷強表示,如“蝙蝠”圖案代表著“福氣”,“桃子”圖案代表著“長壽”,兩個組合在一起則寓意“福壽雙全”。

       在傳承人風箏坊里,趙艷強以“肥燕”風箏為例介紹,“肥燕”寓意著一位成年男子,以人的不同年齡段、身體骨骼發育的比例為依據,其骨架扎制的比例結構應為7:1;而畫訣則講究“兩目凝神須下視,一時洪福到眼前,胸似銀屏氣度軒,蓄勢待發權在握”,這四句是在講述一位“成年男子”應該具備哪些品質,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做事要有節有度等。

       趙艷強還創辦了第什里風箏(飛鷂齋)非遺工坊。飛鷂齋生產的風箏有硬翅、軟翅、板子、串類等幾大類,幾十個品種,特別是近幾年推出的沙燕風箏禮盒,做工精美、細致,畫面鮮艷、亮麗,寓意吉祥。

       飛鷂齋風箏坊多次代表廊坊市參加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覽展示活動,并走進學校、社區,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傳統技藝和文化內涵。

       第什里風箏小鎮成為我市通過非遺項目帶動鄉村振興、實現文旅融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第什里風箏小鎮以風箏為載體,風箏節為先導,發力二、三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打造集風箏產業、生態旅游、民俗文化于一體的美麗鄉村,建設京畿傳統文化體驗區、鄉野旅游示范區和現代農業的新地標,帶動百姓增收致富,促進鄉村振興。

----------------------------------
主管單位:中共安次區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安次區文明辦 版權所有:安次區文明辦
郵箱:anciquwenmingban@163.com 電話:0316-2389205 地址: 廊坊市廣陽區金光道2號
冀ICP備19000065號 聯網備案號:13100202000673

冀公網安備 1310020200067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