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明志守初心,砥礪前行勇擔當。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在全區上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碼頭鎮中響口村林峰烈士紀念館迎來了參觀學習熱潮,我區各級黨員干部紛紛來這里,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聆聽烈士后人講述先輩的英雄事跡。
林峰,又名林德章,碼頭鎮中響口人,1938年5月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葛漁城區干事、安次縣抗日政府干事、冀中十分區三聯縣一聯區區委書記。1943年6月慷慨就義,犧牲時年僅27歲。
林峰孫子林萬民
我爺爺27歲就犧牲了。他師范畢業以后開始教學,七七盧溝橋事變以后從事抗日工作。1943年被日本人抓了,在監獄里經過58天的嚴刑拷打,最后與他的警衛員和一個民兵隊長同時犧牲。
隨著林萬民的娓娓道來,那一段崢嶸歲月逐漸浮現在大家眼前。1943年4月,林峰帶領區委工作人員和區小隊在邢官營村活動時,由于漢奸告密被日軍包圍。林峰和其他兩名同志挺身而出,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敵人注意,使其他同志得以安全轉移。林峰和同志們被捕后,敵人將他們押到武清縣下伍旗嚴刑拷打,又押到廊坊殘酷折磨。他們在林峰的鎖骨上穿上鐵條,拴上木棍,而林峰始終堅貞不屈。
林峰孫子林萬民
敵人一開始對他是威逼利誘,用升官發財、金錢美女誘惑他,他都沒投降。最后實在不行了就是嚴刑拷打,鎖骨穿著鐵條,挨了很多打,受了很多罪。他的岳父,就是我太姥爺,通過關系到監獄里見他,想賣地搭救他。我爺爺說,他這個身份不可能出去,讓我奶奶好好把孩子培養大,他堅信抗戰一定會勝利的。
1943年6月,日偽軍將林峰等三人押到北旺村殘酷行刑,他們慷慨就義。林峰以27歲的年輕生命實踐了不懼危難,不怕犧牲,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的錚錚誓言。
林峰烈士紀念館于2017年落成,2019年被命名為冀中抗戰研究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林峰烈士紀念館分為兩個展室,收藏展示著林峰烈士當年生活學習的一些遺物。每年,各地黨員干部和中小學生都會來這里參觀學習,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參觀者樊秀坤
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我們參觀了林峰烈士革命紀念館,重現了林峰烈士學習生活和革命的經歷。在參觀中重溫了黨史,堅定了信念,也增強了對黨的情感認同、理論認同和政治認同。我們會銘記歷史,踐行和發揚革命精神,以更加昂揚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和生活當中。
林峰烈士紀念館為安次乃至廊坊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生動的教材,將引導一代又一代人銘記歷史,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凝聚意志和力量,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安次區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劉建新
林峰烈士墓地和林峰烈士紀念館是安次區保存比較完善的一個烈士紀念設施,也是冀中抗戰研究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們應該更好地發揮基地的作用,多組織黨員干部、中小學生來參觀學習烈士精神,緬懷烈士的功績,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為建設強區新城、美麗安次作出更大的貢獻。